GUNDAM 維基
注册
Advertisement

MSN-00100 百式,是日本动画片機動戰士GUNDAM系列中出現的一個虛構兵器系列。首次出現於1985年上映的機動戰士Z GUNDAM

機體設定[]

本機是Ζ計劃中,作為ZGUNDAM的候補設計方案之一而試製的金色MS

百式與RMS-099Rick.Dias、MSA-003尼姆,同樣開發自根據RX-178 GUNDAM MK-II的實戰數據及零件(RMS-099Rick.Dias在虜獲RX-178 GUNDAM MK-II已投產),而製成的「實驗型Z鋼彈」(百式是由1號機開發而成),採用了可變式框架、背部吸附翼。其武器與里克迪亞斯、迪謝、雷姆通用,有頭部火神炮、光束步槍、光束军刀,以及原先為Z鋼彈製造的米加粒子放射炮

百式最大特徵——黃金色,是一種稱為「抗光束覆膜」的鍍層,能在被光束武器擊中時,瞬間蒸發以帶走光束熱能來保護機體,機上有多層此種鍍層來防禦光束。此鍍層除了能防禦光束武器之外,也讓百式能夠擁有單體穿越大氣層的耐熱能力(詳見動畫機動戰士GUNDAM ZZ)(在z中附在z高達上, 並非單體穿越大氣層)。礙於成本考慮,此塗裝當時並無普及至幽谷其他量產機體上。泰坦斯軍人,通常會以百式的塗料色,以「金色」稱呼之。

另外,百式的主攝錄鏡(雙眼),為了支援機體強大的情報分析系統,裝備名為「畫像管理型符號化裝置」{Image Directive ENCODE,簡稱「IDE」)的鐳射攝像機,在進行精密瞄準偵察時,攝錄鏡會發出紅色光芒。

百式的最初駕駛員就是幽谷(A.E.U.G.)的克瓦特羅·巴吉那,也就是在一年戰爭中有著紅色彗星別稱的夏亚·阿兹纳布尔

本機的原編號是MSN-001,在放棄可變形後根據開發主任M.永野博士的意願改為MSN-00100(MSN-001和MSN-100的雙重意義),此外本機在格利普斯戰爭後期被AMX-004丘貝雷擊破,修復後在第一次新吉翁抗爭中登場,成為「鋼彈隊」成員機體之一。

開發經過[]

本機是阿那海姆電子社奧干共同開發、「Z計劃」當中其中一部鋼彈系MS,是繼編號為γ鋼彈的力奇.戴亞斯的第二架阿那海姆電子社的希臘字母系GUNDAM機體,開發編號為「Delta(δ鋼彈」,原定作為可變形MS而開發。「百式」一名,除了表示本機為力奇.戴亞斯後繼機(力奇.戴亞斯編號為RMS-099,百式早期編號為MSA-100,取99之後是100的意思),也是開發主任M.永野博士,機體編號MSN中的N是取自永野博士的英文姓氏Nagano的第一個字母,與夏亞曾經使用的機體吉翁格沙薩比無繼承及發展關係。本機最終編號00100,是將永野博士的構想(MSN-100)加上001的"第一架"的意思下合併而成。

本機最初計劃進行變形設計,並在幽谷從泰坦斯手上奪取的鋼彈MK-II後,取得可動骨架結構資料後加入到此機上面。然而由於系統過份複雜,令過程中產生過大G力,致使裝甲及骨架有過大的金屬疲勞,結果變形系統被廢除。但考慮到本機性能優秀,最後本機改為非變形的攻擊型MS,裝備上仍然殘留部份變形用設計,例如背包使用由力奇.戴亞斯發展而成、輕量化以及可分離的可動式平衡翼,調節機體在空中/無重狀態時的肢體活動流暢。此設計後來被Z鋼彈的量產型Z-Plus所沿用。

機體資料[]

  • 頭頂高﹕18.5米
  • 全高﹕21.4米
  • 本體重量﹕31.5噸
  • 總重量﹕54.5噸
  • 裝甲材質﹕高達尼姆合金.可變式框架
  • 傳感器有效半徑﹕11200米
  • 機體塗裝﹕抗光束反射塗料
  • 固定武裝﹕
  • 頭部60mm機關炮X2
  • 光束刀X2 裝備於臀甲
  • 手持武裝﹕
  • 光束步鎗 與迪謝、力奇戴亞斯共通的款式
  • 霰彈炮 與迪謝、力奇戴亞斯共通的款式
  • 盾牌 劇場版原創裝備,由戰艦碎片改造而成,與機體一樣施以金色塗裝
  • 大型米加粒子炮

武器資料[]

大型米加粒子炮,是百式的特徵武裝,有著與機體高度相若的長度,體積巨大,威力極強的長距離兵器,能一擊將戰艦及巨大建築物擊沉。但由於耗電量驚人,無法連射之外,每次發炮前,需要集合百式以及另一部MS的電源進行集能(動畫版用上綠勇士,電影版則用密達斯。)

當機師古華多羅需要使用時,要先向母艦阿加瑪號提出要求,再自MS彈射跑道上,將變成巡航型態的大型米加粒子炮射出。百式連接大炮後,炮身便會進行變形,伸出固定架與百式上身接合、炮底拉出腳架,讓本機以左腳踏穩,同時推進器會一分為二成為發炮把手。此外,本機亦可以手腕握著巡航型態時的腳架,借助米加粒子炮的推進器進入戰場。

動畫中古華多羅曾以米加粒子炮,將阿古捷斯的加沙C先頭部隊一擊全滅,令阿古捷斯損失大量為數甚少的老練軍人,間接埋下「第一次新自護抗爭」(機動戰士GUNDAM ZZ)中,新自護戰力受到影響的伏筆。最後哈瑪.嘉顧慮到新類型人的危險性,率先將大型米加粒子炮擊毀。

後來奧干逐步解決大型米加粒子炮的耗電量及尺寸,先後製成Z高達的大型米加光束炮、MS移動載具「米加戰車」{MEGA RIDER)、以及ZZ高達的雙管鐳射鎗。

其他資料[]

於1985年設計的百式,原本是永野護設計的Z GUNDAM原案。但由於設計最終未被採用,所以就以次主角機形式出場,並用上他設計中較偏好的金色,亦是動畫界中少數極著名的金色機械人。

2006年,Z高達重新以電影版形式,推出三部曲作品。百式設定上,改修甚多:除了米加炮供電MS不同外,雙眼IDE攝錄鏡,亦由類似太陽眼鏡的全黑色設計,變成類似高達系的全紅色。

其他動畫相關內容[]

  • GUNDAM SEED DESTINY」—奧布機體「曉」(ORB-01 Akatsuki)同樣以全金作主色,除了外形,機體裝甲「八咫鏡」的光束折射功能,左肩上的漢字,亦源自百式類似設定。
  • 大雄與鐵人兵團 —電影中的巨大機械人「聖誕老人」,設計是參考百式。

後繼MS[]

百式改FA百式改—以百式為基礎,進行再改修的MS,主要針對原型機裝甲及機動力的提升。後來更有重裝甲,追加多種兵器。

陸戰型百式改—量產型百式中,針對陸戰而發展的機系。

量產型百式改—百式改量產版本,主要是簡化背包設計。

δ+[]

MSN-001A1 Delta Plus(δ+)是格里普斯戰爭年代中期,在AEUG的幫助下,AE社著手進行TMS(Transformable Mobile Suit)的開發『Z計劃』中的一環,是志在擁有變形結構的高機動泛用機體MSN-001 Delta Gundam的發展型MS。在當時,MSN-001 Delta Gundam關鍵性的技術難題——結構強度問題遲遲得不到解決,即當採用複雜的變形結構,機體的框架就會高速的金屬疲勞。這導致MS的開發陷於停滯。鑑於機體其他部分的開發完成度已經較高,出於格里普斯戰役的日漸激烈,無奈之下,在開發主任M·Nagano博士的主導下,只得將變形結構捨棄,得到了輕量化的MSN-00100 百式,並投入到了前線。

隨著時間的推移,TMS的研發技術也不斷進步。 AE公司利用MSZ-006 Zeta Gundam的反饋數據,對Delta Gundam的設計進行改良,通過優化軀幹部分的框架佈局及新型材料的引用,成功實現了最初的設計初衷。與Zeta Gundam相同,Delta Gundam可變形為Waverider巡航形態,機體可在這種形態下單機突入大氣層,並可以在1G重力的條件下飛行。與此同時,在MS形態下,機體保留了百式的輕量化框架,原本作為Waverider形態的兩翼可置於背後,作為可活動的Binder推進翼使用。由此可見,該機不但擁有來自Zeta Gundam的變形結構,並且繼承了百式系列一貫出色的高運動性。

由於以當時的局勢來說,Delta Gundam的性能優勢並不明顯,為保證先期開發成本得以回收的初衷,AE公司開發出先行試作量產型——MSN-001A1 Delta Plus,作為競爭量產型TMS的市場的佈局。在提高生產性的前提下,Delta Plus捨棄了百式系列所特有的醒目金黃色耐光束塗料,改為使用暗灰色塗裝。

不過在當時,Delta plus的定位和Zeta Gundam的量產型——Z Plus系列非常相似,這使得與Z Plus特點相近的Delta Plus失去了用武之地。最終量產計劃被擱置。

MSN-001A1 Delta Plus(Δ+)在武裝方面,繼承了已經成熟的標準配置的Beam Rifle及Beam Saber。之外,Delta Plus得益於核融爐技術的進步,還可以搭載Full Armor百式改所使用的長距離MEGA粒子炮,大大提高了單機火力,該武器在Waverider形態下也可使用。這樣的武裝即使在90年代,也凌駕於大部分的量產機火力之上,並且與當時的尖端機並駕齊驅。

至UC0096年拉普拉斯戰爭期間,此機終於被正式使用使用,配置於隆德·貝爾旗下的擬阿加碼號,由利迪·馬瑟納斯架駛,被聯邦軍士兵稱為從倉庫拿出來的機體,但性能仍然非常優秀而被『帶袖的』親衛隊長安傑洛上尉將此機稱作「無角的Gundam」,兩次和獨角獸鋼彈一同作戰。實際參加戰役有三場,聯邦軍所發動的帛琉攻略戰,在小量介入後便使用質量投射器前往地球,第二場是自護殘黨「杜拜沒裔」所發動的達卡突襲戰,協助當地軍抵抗來襲,後被獨角獸高達二號機擊退。曾載薩比家的公主米妮瓦·拉歐·薩比到地球和利迪·馬瑟納斯的父親羅南·馬瑟納斯商討拉普拉斯之盒的處理,後重新配置到隆德·貝爾的旗艦拉·凱拉姆,由布拉度所調度。後來此機被操縱獨角獸高達2號機的瑪蒂妲破壞,在報喪女妖被遺棄在哥魯達時,利迪少尉得到RX-0-2獨角獸鋼彈 2號機 報喪女妖作為坐駕機。


宇宙世纪前期主要机动兵器
地球联邦/提坦斯
FA-010A - FA-78 - LRX-077 - LRX-088 - MSA-0011 - ORX-005 - ORX-013 - MSZ-006 Z Plus - PMX-003 - RAG-79 - RB-79 - RGC-80 - RGC-83 - RGM-79 - RGM-86R - RGM-89 - RGZ-91 - RGZ-95 - RMS-106 - RMS-108 - RMS-141 -
RMS-142 - RMS-154 - RX-75 - RX-76 - RX-77 - RX-78 - RX-79 - RX-93 - RX-178 - PMX-000 - PMX-003

吉恩公国/新吉恩
AGX-04 - AMA-002 - AMS-119 - AMX-004 - AMX-017 - Apsalus - EMS-05 - MAX-03 - MA-04X - MA-05 - MA-06 - MA-08 - MS-05 - MS-06 - MS-07 - MS-08TX - MS-09 - MS-12 - MS-14 - MS-17 - MS-18 - MS-21C - MSM-03 - MSM-04 - MSM-07 - MSM-10 - MSN-02 - MSN-03 - MSN-04 - NZ-333 - YMS-08 - YMS-15 - YMS-16M

奥古
MSA-003 - MSA-005 - MSK-008 - MSN-00100 - MSZ-006 - MSZ-010 - RMS-099

[[Category:自Template:Wikidate/ym需要更多分類的頁面|㏡MSN-00100系列機動戰士]]

Includes CC-BY-SA content from Wikipedia's MSN-00100系列機動戰士 article (authors)
Advertisement